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增长但利润骤降,外卖大战成主因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增长但利润骤降,外卖大战成主因

发布日期:2025-08-30 16:28    点击次数:75

2025年8月27日,美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达到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但经调整净利润仅为14.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9%。这一成绩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尤其是净利润的断崖式下跌,直接反映了当前外卖及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

收入增长背后的利润压力

尽管营收同比稳步提升,但美团的盈利能力却遭遇严重冲击。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包括外卖、到店、闪购等)收入虽同比增长7.7%至653亿元,但经营利润同比骤降75.6%至37亿元,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5.1%降至5.7%。财报明确指出,这一变化主要源于“非理性竞争”导致的巨额补贴和推广成本。

外卖大战的代价:自2025年2月京东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后,阿里巴巴也在4月宣布入局,两大巨头通过大规模补贴争夺市场份额。为维持领先地位,美团不得不跟进投入,导致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激增51.8%,达到225亿元。这直接侵蚀了利润空间,使得核心本地商业的经营利润同比减少115亿元。

新业务投入与海外市场扩张

除了外卖业务的竞争,美团的新业务板块也面临挑战。第二季度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265亿元,但经营亏损扩大至19亿元,主要源于海外市场的扩张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例如,美团的海外即时配送平台Keeta在中东市场加速布局,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进入卡塔尔,但高昂的初期投入拖累整体利润。

与此同时,美团在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加码。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2%至63亿元,推动无人机配送、闪电仓网络(已覆盖全国5万家门店)以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等项目落地。此外,美团还通过“助力金”计划为30余万餐饮商家提供补贴,单店最高支持5万元,以缓解行业竞争带来的压力。

用户规模与业务亮点

尽管利润承压,美团的核心业务仍展现出强劲的用户增长和市场黏性。

• 用户活跃度: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历史新高。7月,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超过1.5亿单,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缩短至34分钟。

• 业务创新:美团闪购在“618”期间实现爆发式增长,手机、白酒、家电等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品牌卫星店计划加速推进,联合800多家头部餐饮品牌开设超5500家门店,年底目标扩展至1万家。

• 社会责任:美团在骑手保障方面加大投入,17个省市已为全体骑手全额缴纳工伤险,并设立16亿元夏季保障专项补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美团CEO王兴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我们坚决反对内卷,但必须捍卫市场地位。”他承认,短期内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可能因战略投资出现亏损,但长期来看,美团的运营效率和生态优势将在行业回归理性后显现。

短期挑战:王兴预计,第三季度因持续的补贴投入和市场竞争加剧,核心本地商业将面临更大亏损压力。但公司对长期增长充满信心,认为即时零售、海外业务及技术创新将带来新的增长曲线。

投资者反应:财报发布后,美团港股开盘暴跌近10%,市场担忧其盈利能力是否能持续修复。国际投行也纷纷下调评级,花旗将目标价从188港元降至133港元,并认为第三季度将是竞争高峰。

美团面临的不仅是来自京东、阿里巴巴的直接竞争,还有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价格战”趋势。例如,京东在2月推出“30分钟配送挑战赛”,阿里巴巴在7月宣布500亿元补贴计划,进一步压缩了美团的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携程集团等其他互联网企业的财报表现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二季度,携程净收入同比增长16.22%,净利润达48.46亿元,显示旅游业复苏带来的强劲增长。相比之下,美团的本地商业板块因竞争陷入泥潭,凸显了不同赛道的差异化挑战。

美团的财报揭示了互联网行业在扩张期的典型矛盾:短期利润与长期市场份额的博弈。尽管当前因外卖大战承受巨大压力,但其用户规模、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仍具备长期竞争力。未来能否在补贴战中守住盈利底线,并通过新业务创造增长点,将成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的重点。

对消费者的影响:短期内,用户可能享受更低的配送费用和更多优惠,但长期来看,若企业持续亏损,可能通过提高服务费或减少补贴来平衡成本,最终影响用户体验。

对商家的启示:中小商户需警惕平台补贴战带来的价格挤压,同时可借助美团的卫星店计划、数字化工具(如闪电仓)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对投资者的建议:当前美团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恒生科技指数ETF估值分位点约25%),若能有效控制成本并推动新业务盈利,或存在估值修复机会。但需密切关注第三季度的亏损情况及行业竞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