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西方搞石油限价卡俄,俄直言:60美元没用,47更白搭

西方搞石油限价卡俄,俄直言:60美元没用,47更白搭

发布日期:2025-08-31 11:35    点击次数:80

西方又在石油上搞小动作了! 这次他们把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从每桶60美元狠狠压到47.6美元,想着终于能掐断普京的战争资金了。 可俄罗斯那边呢? 副总理诺瓦克直接甩话:就算你限价降到零,我们照样卖油!

这波操作简直成了国际制裁史上的迷惑行为大赏。 加拿大冲在最前面,七月底就宣布加入欧盟和英国的限价联盟,外交部长阿南德还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为了和盟友步调一致”。 财政部长尚皮涅更补充说,降低限价能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

可现实却啪啪打脸。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压根没减少,人家早就搞起了“影子船队”——一大堆没在西方国家注册的油轮,照样把石油运往亚洲市场。 希腊和马耳他的船东们反而惨了,因为遵守制裁,他们失去了大量运输订单,收入暴跌。

俄罗斯专家伊戈尔·尤什科夫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说这就是西方的“自我限制”。 加拿大公司不给运石油? 反正他们本来也不参与俄罗斯石油运输。 现在限价更低,只是让更多欧洲公司退出市场,反而让俄罗斯的影子船队生意更兴旺。

印度已经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 尽管美国之前对印度征收了25%的额外关税,但印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这些炼油巨头,已经恢复了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 这些石油经过在印度加工后,转身就以高价卖到了欧洲和美国市场。

壳牌公司之前就被抓包过,用所谓的“拉脱维亚混合”方式购买俄罗斯石油。 就是把俄罗斯石油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混合一下,变成“混合油”再买卖,这样就能巧妙规避制裁。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有需要,这种方法随时可以再次使用。

沙特能源大臣早就警告过,这种人为干预市场的行为只会导致能源供应短缺。 市场规律不是政治手段能够改变的,把俄罗斯这样的大型石油供应国排除在市场之外,只会推高全球油价。

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荷兰首相迪克・绍夫还在那强调“会继续援助乌克兰,加强对俄制裁”,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也说第19轮对乌援助方案已经准备好了。 但希腊、马耳他这些航运大国心里在滴血,他们的船队因为制裁损失了巨额收入。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专家扎伊努林说得更直白:降低石油价格上限实际上是在变相刺激经济活动。 之前每桶60美元的门槛都没起作用,现在47.6美元更不可能有效。 最终为此买单的不是俄罗斯,而是西方的普通消费者。

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也很干脆。 普京已经签署法令,将禁止向遵守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口石油的禁令延长到了2025年6月30日。 这意味着即使欧洲想买,俄罗斯也不一定卖。

数据显示,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运输的石油量持续增长。 这些油轮通常注册在不知名的小国家,购买的是二手或老旧的油轮,通过复杂的交易网络运作,完全绕开了西方制裁。

美国的态度也很微妙。 虽然加拿大极力推动降低限价,但美国自己却避免对俄罗斯施加额外压力。 美国公司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俄罗斯石油交易,毕竟生意就是生意。

欧盟最高外交官卡娅・卡拉斯最近还在喊话,说普京是在故意拖延和解协议,呼吁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手段。 但现实是,西方的牌越打越少,制裁的效果越来越有限。

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的专家指出,限价政策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域外效力”。 只有西方企业会遵守这些规定,其他地区的公司根本不理睬。 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的公司继续与俄罗斯正常做生意。

国际油价在今年经历了多次波动,但每次价格上涨都让俄罗斯收入增加。 限价措施反而创造了新的套利机会,中间商通过倒卖俄罗斯石油赚取了巨额差价。

加拿大政府天真地认为,加入价格上限机制的国家越多,华盛顿就会越快支持这一倡议。 但现实是,参与的国家越多,制裁的漏洞就越多,执行起来就越困难。

俄罗斯财政部数据显示,尽管有各种制裁,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预算收入仍然远超预期。 这些资金继续支撑着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和经济运行。

欧洲国家正在为冬季能源供应发愁。 去年限价60美元时已经导致欧洲能源成本上升,如今进一步降低到47.6美元,很可能引发新一轮能源价格上涨。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制裁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那些中间商和亚洲炼油厂。 他们以折扣价购买俄罗斯原油,加工后以市场价卖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莫斯科主要盟友面对华盛顿的威胁,也不再理会。 这些国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正常贸易往来,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交易。

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大学的专家认为,西方消费者最终要为“规避自己制定的制裁”额外买单。 这种自我伤害的制裁政策正在削弱欧洲经济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