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56家门店营收破千亿,入华30年扩张提速,会员制零售成新风口
我那张山姆会员卡下个月又要续费了,搁以前这事儿基本不过脑子,自动续上就完事。
但今年,我头一回开始琢磨,这二百多块钱,还值不值当。
倒不是说我消费降级了,而是感觉山姆有点“货不对板”了。
这感觉不是我独有,最近几个月,社交媒体上关于山姆的吐槽,浓度高得像它家自产的果汁。
以前聊山姆,关键词是“牛肉自由”、“麻薯 YYDS”、“闭眼入”。
现在呢,画风突变,成了“卫龙魔芋爽也配进山姆?”、“这APP改得还不如拼多多”、“260块买个逛大超市的资格?”。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
一个在中国市场闷声发财快三十年的外资零售巨头,怎么就在业绩最顶峰的时候,开始被它的核心用户——那批最忠诚的中产会员们,集体“嫌弃”了呢?
想捋清这事,得先算三笔账,也就是一个会员当初为什么愿意掏钱办卡。
第一笔,是“金钱账”。
这是最表层的。
山姆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用会员费筛选出一批高净值、高频次的消费者,然后通过全球集采和自有品牌,提供一批在外面超市买不到、或者价格贵得多的商品。
会员的算盘是:我花260块年费,只要在山姆买几块牛排、一盒车厘子,省下来的差价就远超年费了。
这笔账,算的是“值博率”。
只要“独家好货+价差”这个组合拳打得好,金钱账就永远是正的。
第二笔,是“时间账”。
或者叫效率账。
对于忙碌的城市中产来说,时间成本巨高。
他们最烦的,就是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做选择题,对比几十种酱油哪个添加剂少,研究五花八门的麦片哪个是真全麦。
山姆的价值就在于“精选”,SKU(商品种类)只有四千多个,远低于普通大卖场的几万个。
这意味着山姆已经替你做了一轮筛选,你进去基本可以“闭眼买”,极大地降低了决策成本。
这笔账,算的是“省心”。
但最重要的,是第三笔账——“情绪账”。
这玩意儿有点玄,但它才是会员制的核心。
一张山姆会员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种身份标识,一种圈层认同。
它代表着一种“我懂生活、追求品质”的自我期许。
你提着山姆那个巨大的购物袋,里面装着澳洲谷饲牛排和法国可颂,这本身就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情绪价值”。
你不是在购物,你是在实践一种“更优越的生活方式”。
这笔账,算的其实是“自我认同感”和“社交货币”。
过去很多年,山姆在这三笔账上都做得堪称完美。
金钱账划算,时间账高效,情绪账更是拉满。
三账合一,构筑了一条坚固的护城河,让会员续费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三笔账,都开始有点算不平了。
先看“金钱账”。
当山姆的货架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大路货,比如在任何一个小卖部都能买到的好丽友派、卫龙辣条,而且价格还没什么优势,甚至更贵的时候,会员心里那杆秤就开始晃了。
“独家好货”这个前提被动摇,价差优势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我花钱办卡,是为了买你这里才有的东西,不是为了来你这儿买“超市平替”的。
再看“时间账”。
以前的“闭眼买”,是建立在对山姆选品团队“绝对信任”的基础上的。
大家相信山姆挑出来的,就是同类里品质最好、性价比最高的。
但当选品开始“接地气”,混入大量高添加剂的国产零食,这种信任就被打破了。
会员们得重新打开“火眼金睛”模式,在山姆的货架前研究配料表,这和去普通超市有什么区别?
“省心”的价值大打折扣。
最要命的,是“情绪账”的崩塌。
当一个标榜“高端”、“精选”的会员店,卖的东西和我家楼下便利店高度重合时,那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就荡然无存了。
提着购物袋走出山马,里面装的是一堆“国民零食”,这画面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花了冤枉钱”的班味儿。
所谓的“中产生活方式”,瞬间就降格成了“大宗商品批发”。
情绪价值一旦归零,会员卡的吸引力也就基本见底了。
为什么浓眉大眼的山姆,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说白了,是规模的诅咒。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有它的能力边界。
山姆的模式,本质上是服务于一个特定圈层的“利基市场”模型。
它的成功,恰恰在于它的“不包容”——它通过会员费和相对偏远的选址,精准地筛掉了对价格敏感、追求便利的大众消费者,留下了那批购买力强、追求品质的核心客群。
但资本的本性是增长,是扩张。
当山姆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客群中渗透率接近天花板时,它必然要寻求“破圈”,去下沉,去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从一年开几家店,到一年开十几家店,这种火箭般的速度,必然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为了支撑更多门店的运营,就需要更大的会员基数。
而为了吸引更广泛的会员,选品就必须更加“大众化”,去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些“国民零食”的登堂入室。
这是一个致命的战略漂移:山姆试图用一个服务“大众市场”的选品逻辑,去维系一个建立在“小众圈层”基础上的会员体系。
这就像一个原本只演高雅艺术的话剧团,为了多卖票,开始在节目里穿插二人转和小品。
老观众觉得“变味儿了”,新观众又觉得你“不够纯粹”。
最后可能两头不讨好。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山姆正在被它自己一手带火的“仓储会员店”模式反噬。
当Costco、盒马X会员店等一众玩家纷纷入局,它们在用更极致的本土化供应链、更灵活的选品策略,疯狂“复制”山姆的成功路径。
山姆曾经引以为傲的“独家商品”,正在被快速破解和模仿。
外部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压缩了山姆保持“高冷”的战略空间。
所以,山姆今天的“飘”,不是偶然的公关危机,而是一个结构性的困境。
它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选择回归初心,重新做回那个“小而美”的、服务特定圈层的精品俱乐部,接受增长放缓的现实?
还是继续在“大众化”的道路上狂奔,赌一把自己能变成一个收费版的“沃尔玛”,彻底改造自己的商业基因?
从沃尔玛集团最近的人事变动来看,空降一位有阿里背景、深谙流量与规模化运营的新总裁,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他们大概率会选择后者。
但零售的历史一再证明,品牌价值的建立,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而它的崩塌,可能只需要几个错误的决策。
对于付费会员来说,忠诚度从来不是无条件的。
一旦那三笔账彻底算不平,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脚投票。
毕竟,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最不缺的就是选择。
山姆要想继续牛下去,就得想明白一个根本问题:你的会员,到底是在为什么而付费?
如果连这个都忘了,那再漂亮的营收数据,都可能只是“最后的晚餐”。
共勉共戒吧。
热点资讯
- 2025-07-05伊能静秦昊巴黎甜蜜同游, 身材变化引网友热议
- 2025-07-26《英雄联盟》冠军选手:大乱斗比单排更有训练价值
- 2025-07-31潘江担任山西男篮主教练 曾执教青年队多年
- 2025-09-18击败葛优、刘烨、易烊千玺,27岁河南籍演员获金鹿奖影帝!
- 2025-07-18隐士林逋写下绝美情歌,生活简朴却情感丰富,让人唏嘘不已
- 2025-07-02这还一个都没有呢!文胖:湖人在本周结束前甚至可能签下两名中锋
推荐资讯
- 74岁刘晓庆依旧敬业,左手打石膏坚持录节目,宁静热心牵手倍感温暖
- 防晒衣品牌排名前十名,探寻最佳户外保护方案
- 2025玛瑙手镯哪个好?推荐三款:款式经典,永不过时!
- 世说新语|“显微镜”式追剧要防止吹毛求疵
- 39岁李思思“脱稿一分钟”逆袭,春晚女神如何用真诚点燃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