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超过半数受访民众:美国有望战胜中国与俄罗斯,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者

超过半数受访民众:美国有望战胜中国与俄罗斯,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者

发布日期:2025-08-19 14:18    点击次数:129

近年来,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人们普遍忧虑,是否又将迎来一场规模庞大的冲突。特别是在美国,一项由YouGov机构发布的民调报告指出,众多普通民众坚信,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近在咫尺。更有甚者,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坚信,一旦冲突爆发,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将有能力战胜中国、俄罗斯等对手。这份报告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基于2024年3月针对上千名美国成年人的深入调查,其数据具有极高的代表性。简而言之,大多数人认为战争风险颇高,但对自身的军事实力仍怀有信心。

先说说这个民调的背景。YouGov是一家英国的市场调查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做了不少类似问卷。2024年那份报告问了美国人关于未来5到10年内世界大战的可能性。结果,61%的美国人觉得这事很可能发生,其中22%说非常可能,39%说有点可能。共和党支持者更悲观,三分之一觉得非常可能,而民主党那边只有16%。这反映出政治分歧,但整体上,大家都觉得世界不稳。原因呢?主要是俄乌冲突、以色列和哈马斯的争端,还有亚太地区的摩擦。这些事件让人们觉得小火苗随时能烧成大火。

探讨标题核心议题:胜负归属。调查针对战争爆发时,美国及其盟友与俄罗斯、中国,或中俄联合对抗,哪一方更有胜算进行了询问。结果显示,53%的美国民众相信西方阵营将战胜俄罗斯及其盟友;48%的人认为能战胜中国及其盟友;若中俄联手,仍有45%的人认为西方阵营占优。仅有12%或更少的人认为西方会落败。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半的人对战胜俄罗斯持乐观态度,对中国稍低,而对中俄联盟的胜利信心最低。总体而言,美国民众普遍持乐观态度。他们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们相信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北约、日韩、以色列等伙伴国的支持,能够形成强大的优势。尽管调查未详细说明,但数据表明,共和党人更为自信,60%的人认为能战胜俄罗斯,56%的人认为能战胜中国,55%的人认为能战胜中俄联盟。相比之下,民主党人稍显谨慎,但多数人也看好西方阵营的胜算。

这份信心并非无源之水。美国常年位居全球军费开支首位,2024年的国防预算更是高达8000亿美元以上,远超任何其他国家。在技术层面,无人机、导弹系统、航母编队等装备,都为美国人提供了坚实的底气。此外,其盟友体系同样强大,北约拥有30多个成员国,随着2024年瑞典和芬兰的加入,其力量进一步壮大。反观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投入巨大,同时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中国军力虽在稳步增长,但海军实力和全球部署能力仍不及美国。正是这些现实情况,让美国人坚信自己拥有胜利的把握。然而,大约四成受访者认为中俄将取得胜利,主要归因于美国政客四处树敌,以及财政压力的加剧。例如,援助乌克兰和以色列的行动耗资上千亿美元,却尚未见到显著的胜利成果。

进一步探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众多人对即将爆发的大战忧心忡忡。根据民调数据,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三分之二的人坚信核武器将被投入使用。这绝非儿戏,俄罗斯、朝鲜、中国、伊朗均已具备核武器能力,美国人心存忧虑,担忧这些国家会率先采取行动。潜在冲突的战场涵盖了欧洲、亚太及中东地区。回顾乌克兰局势,自2022年2月起,美国已向其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至2024年4月,援助总额更是增至610亿美元。然而,乌克兰军队的退守态势并未因援助而得到缓解,泽连斯基总统曾一度寻求和平谈判,但最终仍需依靠外部援助来维持局势。

自2023年10月起,巴以冲突愈演愈烈,美国站在以色列一边,向其提供了高达264亿美元的援助,并在联合国中否决了旨在停火的决议。进入2024年,美国进一步扩大了其军事行动的范围,对也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目标进行了轰炸,尽管规模不大,但影响却极为显著。在亚太地区,美国加强了与菲律宾、日本、韩国的军事合作,包括联合军演、舰艇巡航以及部队的实战演练。面对朝鲜的导弹试射,自2023年以来已发射数十枚,韩国的核掩体销量亦随之飙升,从每月仅一两个的需求量迅速攀升至供不应求的状态。

尽管美国人抱有忧虑,但他们却并不倾向于亲身涉入其中。仅有6%的人表示愿意主动应征入伍,9%的人表示只有在被征召的情况下才会加入,13%的人则明确表示拒绝,而60%的人认为因年龄或残疾不适合服役。即便是在本土面临潜在入侵的情况下,也只有16%的人愿意自愿参军。这表明,尽管人们支持国家,但他们不愿成为战场上的牺牲品。目睹乌克兰士兵所经历的遭遇后,没有人愿意重蹈覆辙。此外,民意调查还涉及到了盟友名单的问题,包括北约、日韩、英联邦、以色列以及乌克兰。这些国家被视为坚定的盟友,他们承诺将共同抵御敌手。

迈向2025年,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转折。根据YouGov在5月进行的跨欧美调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的受访者中,有41%至55%的人认为大规模战争在5至10年内很可能爆发。在美国,这一比例为45%,而在欧洲地区则更高。大多数人预计自己的国家可能会被卷入冲突,比例在66%至89%之间。然而,欧洲人对军队的信心较低,仅有16%至44%的人认为本国军队能有效进行防御。相比之下,美国人的信心水平要高得多,达到了71%。至于潜在的威胁来源,俄罗斯被视为首要威胁,有69%至82%的受访者认为它是重大的威胁。

美国在欧洲人的眼中亦被视为潜在威胁,其比例介于53%至58%之间。这一观感主要源于特朗普上台后对格陵兰、加拿大、巴拿马发表的言论,以及对乌克兰所持立场。自2025年1月特朗普就任以来,他曾在1月与普京会面,就乌克兰问题展开讨论;8月份,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二级制裁,导致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时面临额外的关税负担。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军事演习持续进行,而朝鲜的导弹试验亦未曾中断。

在现实面前,冲突的烈度正不断攀升。自俄乌战事持续三年有余,2025年的战火仍未平息。乌克兰在美制武器的支持下进行反击,但阵地推进速度缓慢。在巴以地区,以色列凭借美国的弹药补给持续展开行动。中东地区,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摩擦不断,而美国军舰在地中海随时待命。亚太区域,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的争端愈演愈烈,美国则派遣航母编队进行巡航支持。朝鲜半岛上,双方的军演和导弹试验使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全球多地热点频发,使得民调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

乐观之中亦存在盲区。约四成美国人认为中俄胜出,这背后是美国内部的分歧,政客们沉迷于霸权主义,四处进行干涉。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援助支出巨大。在2024年的选举中,特朗普获胜,他承诺将减少对外承诺,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制裁措施。欧洲人对美国的可靠性感到担忧,特朗普甚至威胁称,如果北约成员国不缴纳费用,他将撤回保护。

总体而言,该标题巧妙地抓住了美国民众的自信心态,然而,深入剖析数据,我们发现仅有45%的人看好中俄联盟获胜的几率。这一比例超过一半的人对俄罗斯单独胜算持乐观态度。这一现象既显现了美国社会对实力的坚定信念,亦揭示了不愿介入冲突的现实态度。全球的和平维系于外交手段,而非民调所反映出的信心指数。愿这些数据能促使大家深思如何避免战争的爆发,而非纠结于谁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