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对越反击中,我军果断舍弃数千新型重机枪,重新启用传统机枪

对越反击中,我军果断舍弃数千新型重机枪,重新启用传统机枪

发布日期:2025-08-24 04:26    点击次数:107

67式重机枪曾经是解放军上世纪用得最多的重机枪之一,不过关于这款武器,解放军的看法也是有好有坏,评价不一。

很多人甚至觉得它是我国“最失败”的标准轻武器设计之一,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还出现了“用老枪不用新枪”的尴尬情况。

其实67式重机枪并不只是一款单一的武器,而是一个系列的总称。

67式重机枪

这个系列的枪械从1959年开始搞设计,直到1967年才正式定型,所以就叫做“67式轻重机枪”。

之后,我国在1977年推出了67-1式重机枪,到了1982年又出了67-2式重机枪。至于国内对这个系列的吐槽,主要都集中在最早的67式重机枪上。

在67式重机枪问世之前,解放军主要用的机枪是“58式连用机枪”,这款枪其实是模仿苏联的RP-46机枪搞的一个仿制品。

后来因为中苏关系变差,咱们出于政治的考虑,非常需要一款自己能搞出来的机枪,于是就推动了67式重机枪的研制计划。

不过,作为新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机枪,67式重机枪在设计上难免存在不少不足。后来,军迷们总结出它的四大缺点,分别是火线太高、射击不稳定、容易卡壳、容易炸膛。

所谓火线,指的就是机枪的枪管轴线和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果火线搞得太低,机枪手的视野就受影响,不太清楚情况;可要是火线太高,机枪手得坐着或者半蹲着打,这操作起来挺麻烦,不方便。

而且火线太高还会让机枪手抬起身来,变得更容易被敌人的火力击中,伤亡的可能性也就上升了。

说到京都,67式重机枪刚出厂时还挺靠谱的,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精确度就直线往下掉了。

关键原因在于材料方面。当时,50到70年代,我国的材料技术还比较落后,导致没法搞出高质量的材料来用在枪械制造上。

因为材料性能不过关,67式重机枪的缓冲器就不抗磨耗。用几次之后,缓冲器就容易严重磨损,缓冲器一磨损,枪内部的零件间隙就会变大,结果导致射击的精准度下降。

关于卡壳这个问题,主要还得怪生产工艺不到位。

我国早期工业的兴起大概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启动的早期工业化阶段,另一个则是从80年代起走向标准化的发展阶段。

刚开始生产67式重机枪的时候,还没走上“中国工业标准化”的路子。这就搞得那会儿中国制造的工业品,普遍存在零件加工精度不足,尺寸偏差较大的问题。

因为公差比较大,导致枪机、枪膛这些零件的配合要么间隙松散,要么太紧,结果子弹击发的时候容易卡壳,性能也就打了折扣。

炸膛这事儿,主要还是材料不好。当时中国根本做不出优质的材料,所以67式重机枪的枪管寿命挺短的,打几百发子弹就容易因为高温和膛压导致变形。

枪管一旦变形,就可能出现弹药已经进了膛还没闭锁就自燃的情况,结果就容易炸膛了。

67式重机枪带来的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67式重机枪的第一批版本就暴露出了不少故障和问题点。

所以呢,这款机枪虽然在1967年就正式定型了,但一直没大批量生产,主要还是因为中苏关系紧张,把它当成“政治象征”进行少量制造罢了。

一直到1971年为止,67式重机枪总共也才制造了204挺。

作为“政治招牌”的67式重机枪,随着70年代中苏关系的快速恶化,很快就被赋予了远超其性能的重视。

67式重机枪从1967年到1971年一共只生产了204挺,但随着中苏关系快速恶化,从1971年至1974年短短三年时间,直接生产了大约3万挺,装备进了解放军大概5000个步兵营。

就在这个时候,67式重机枪的那些毛病啥的,还没得到改善。

这事儿后来把解放军搞得挺头疼的。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爆发,部队开拔越南一看,那些新配的67式重机枪,反倒不比老式的58式连用机枪好用,反而觉得用起来更麻烦。

于是,几千挺67式重机枪直接放回仓库了,那些已经封存的58式连用机枪又重新被拿出来用了。

对67式重机枪的改进

既然67式重机枪出现了不少问题,当然得进行改进啦。于是,咱们在1977年又推出了67-1式重机枪。

与原来的67式重机枪比起来,67-1式重机枪把枪架拉长了,火线高度也下降不少。再者,它增加了枪机框的行程,这样一来,射击的频率就变低了,同时也减轻了对缓冲器的磨损,还提高了稳定性和准确性。

然后加粗枪管高温区的直径,以增强热容量,防止枪管迅速变形,从而避免炸膛。

此外,它还通过增加枪身抛壳窗的面积,来降低卡壳故障的发生几率,实现结构简化,同时提升枪架的刚度。

整体来看,67-1式重机枪虽然算不上是特别出彩的重机枪,但经过这一番改良之后,总算还算能用了。

不过呢,咱们国家现在已经有了80式通用机枪(模仿苏联PKM重机枪),在和80式的比拼中,虽然67-1式重机枪在连续慢速射击时表现得更准一些,但也存在着快速射击时精准度很快掉的毛病、寿命短一些、重量偏重不大适合步兵扛着的弱点。

后来,研发团队咬紧牙关,继续对67-1式重机枪进行改良,直到1982年,67-2式重机枪终于面世了。

67-2式重机枪比67-1式轻了不少,结构上简化了不少,整体减轻了重量。再者,气体调节器也得到了改良,操作的舒适度和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虽然67式重机枪的基础没变,不管怎么改进,它始终难以赶超苏联的PKM或者仿制的80式重机枪。到头来,67-2式也就算能用吧,但和其他重机枪比起来,竞争力确实差了点儿。

不过,我国自己研发67系列重机枪也不是没用的,通过这项工作,咱们培养了不少科研队伍,为以后国产更先进的机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是没有67式重机枪,估摸着我们现在可能还在模仿美苏的枪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