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拒绝对华认错,故意篡改历史,中国人该不该原谅日本人?
近段时间,伴随着《南京照相馆》上映以及《731》电影上映时间推迟,让“日本问题”再度引起热议。
其中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该不该原谅日本人?
对于中国人而言,对待日本人,有三种看法。
一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永远不能忘记过去。
日本罪大恶极,曾经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过去,我们必须要报复日本,让其承担应有的代价。
二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是也不能活在“过去”。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是活在过去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丢弃包袱继续前行。
我们和日本要保持一种既要合作,也要斗争的局面。
说实话,这种说法,属实让君明不能接受。
三是,历史终究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努力向前看。
持这种说法的人,是这么看待历史的。
那就是人世间的仇恨不过是过眼云烟,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是沉溺于过去。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和日本处好关系,一起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
咱们且不说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只需要看日本人是怎么做的就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试问,日本至今承认二战对华侵略吗?
日本教科书上敢将他们所谓的“抗战英雄”的事实写出来吗?
日本拆毁“神厕”了吗?
都没有。
既然没有,就代表着日本至今依旧没有针对二战侵华一事,对中国认错。
相信很多人在面对日本的时候,会选择第二种,目前国家也是选择这种政策。
但是君明相信,有很多人会选择坚决不原谅日本人。
所谓的“历史过去论”,纯粹就是“圣母”,不值得讨论。
那么日本,为何没有像德国那样,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甚至得不到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原谅?
这其实不仅仅是日本单方面的态度,与美国也有一定的关系。
想必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二战期间,战胜国为何没有将所有战败国的士兵全部消灭,只是处决一些罪魁祸首?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仅牵扯到了道义伦理、现实风险、战略利益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复杂性。
从道义伦理上来讲,如果战胜国处决所有战败国的士兵,相当于是“集体惩罚”。
这个集体中很多人不一定是自愿上战场而是被迫。
在日本军队中有少部分人是反战的,但是他们大多属于底层士兵,人微言轻,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看法。
一旦上战场,那就是生死局。
因此,如果选择集体消灭战败国的战俘,在道义上是会受到广泛反对的。
从现实风险上来说,如果战败就面临集体屠杀,很有可能会导致对方死战不降。
最终就会出现战胜国付出惨痛代价的情况。
有无数的历史案例可以证明,大规模屠戮会激起持续反抗,导致胜利的成本不断增加。
所以,为了彰显“道义”和“正义”,同时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法西斯的抵抗觉醒。
二战期间,盟军在《波茨坦公告》中明确提出以“消灭法西斯主义”为正义旗帜,做出“日本军队在完全接触武装以后,允许其返回家乡,得有和平以及生产生活机会”的承诺。
言外之意就是说,战俘不会面临集体被消灭的情况。
甚至还形成了战后追责制度。
在1945年7月,盟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同时明确表示,“我们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犯,包括虐待我们俘虏的人在内,将会处以严厉之法律制裁”。
这也是为何在战后会出现对纳粹德国的“纽伦堡审判”以及针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东京审判”。
而问题就出现在这个两次审判之中。
在德国纽伦堡审判中,法庭宣布判处12人绞刑以及7人有期徒刑。
同时纳粹领导下的机构、秘密警察与保安勤务处、党卫军为犯罪组织。
在后续的审判中,陆续有超过5000人被控有罪,800多人被判处死刑。
在纽伦堡审判之前,希特勒与另外几个高级纳粹头目已经自杀。
再加上纽伦堡审判,德国那些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基本上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可是对日本罪魁祸首的“东京审判”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日本最大的元凶裕仁天皇逃脱法律制裁。
但是希特勒选择自杀,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该国的游击队处决。
结果裕仁天皇却能逍遥法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美国有关。
当时,麦克阿瑟与其他官员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负主要责任。
对此,很多人会认为,裕仁作为日本天皇,怎么可能不负主要责任。
那么裕仁是否负有主要责任?
这就需要从日本的政治体制开始说起了。
要知道,古代的日本信仰神道教,天照大神被日本人视为创世之神。
是神道教的最高神,因此日本人才会称自己为天照大神的后裔。
这也就有了“天皇”这个称呼。
但是总有一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不甘心被天皇统治,于是在12世纪的时候,天皇的权力就被一些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将军给攫取了。
这些将军就是所谓的“幕府将军”。
如果把日本的天皇比喻为“汉献帝”,那么幕府将军就相当于“曹操”,真正掌握日本国家权力的就是“曹操”。
从12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1868年,累计有600多年,日本实际控制权一直掌握在幕府将军的手中。
比如说我们熟知的幕府将军就是江户时代的首任幕府将军,德川家康。
随后幕府的统治被终结。
因为美国人打到日本了。
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工业革命正式开始。
然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
于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伴随着欧洲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生产能力急剧扩大,远超本国的需求。
于是就想把自己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国家。
只不过其他国家并不愿意对他们开放市场,于是列强就通过武力的手段逼迫其他国家开放市场。
那么对列强开放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然是出现亡国的风险。
比如说在农业社会时期,中国的纺织业都是依靠人工制造的,布匹的生产能力与质量,自然是赶不上机器生产的。
一旦对列强开放市场,那么中国的纺织业就全完了。
再比如说在农业社会时期,中国的交通运输主要是依靠马车或人力运输的。
如果对列强开放市场,汽车或者火车就会进入中国,就会有大量的中国人失去工作。
然后我国的财富就会流向西方,最终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当时我们拒绝对英国开放市场。
这个时候,列强生产出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但是它又拥有强大的武力,眼看谈判不成功,便只能选择用坚船利炮了强行进入。
于是在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目的就是要打开中国市场。
最终清军惨败,我国由此进入屈辱史。
同时,日本也没有逃脱被列强觊觎的命运,只不过撬开大门的主角是美国人。
日本在此之前的数千年中,一直学习中国,眼看强大的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没有还手之力,就认为自己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
于是就直接向美国投降了,并对美国开放市场。
然后就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毕竟,清军虽然失败,但还是和英国人交手了,日本的幕府如此软弱,还没有交手就投降,直接导致日本幕府的威望暴跌。
随后日本内部就开始反抗,推翻幕府的统治。
既然要推翻统治,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日本武士以“王政复古”的名义对幕府展开攻击。
最终成功打败幕府。
扶植了刚刚上台的明治天皇。
然后日本天皇顺利夺回了被幕府将军控制近700年的权力。
而明治天皇发明了一种类似于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也被称之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也被称之为“近代天皇制”。
想要了解日本这一制度,就要从君主立宪制说起。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的权力都控制在国王或皇帝手中,伴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可是时代还没有发展到取消皇帝与国王的地步。
然后就诞生了一种制衡皇帝与国家权力的制度,也就是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有一个特点,此前一个国家想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是由皇帝说了算。
可是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就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通过议会讨论进行投票。
所谓立宪,从名字中就能看出来,也就是立定宪法,制衡皇帝的权力。
因此,明治天皇上台之后制订了日本第一部宪法,也叫《大日本帝国宪法》。
那么什么叫做“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由于历史发展不是突变的,是循序渐进的,政治体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最初,国家由一个人说了算,也就是君主专制。
伴随着时代发展,君主专制出现了弊端,然后出现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虽然是由皇帝占据主导,但是议会也有一定的权力,这就是“二元君主立宪制”。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皇帝逐渐失去了核心权力,有议会主导国家大事,这就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所以,君主立宪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一个就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采用的就是议会君主立宪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英国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最终没有胜利,能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在英国国王的身上吗?
当然不能。
毕竟,发动战争的命令是由国家签订的,实际上国王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发动战争的权力在首相和议会的手中,国王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象征而已。
可是二元君主立宪制不同,在这一制度下,国家的最高权力依旧掌握在君主手中,议会只是具有一定的话语权罢了。
比如说日本想要对某个国家发动战争,天皇一个人可以投十票,但议会所有人只能投十票。
这个时候,天皇想要改变议会的决定,只需要拉拢几个议员支持自己,就能发动战争。
因此,在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下,如果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天皇是富有主要责任的。
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制订了一部限制天皇权力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但是天皇依旧拥有核心权力。
裕仁天皇是明治天皇的孙子。
在此人担任天皇的之后,延续了二元君主立宪制,就是这个杂碎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所以,裕仁天皇就应该像希特勒、墨索里尼一样被处决。
结果裕仁天皇却躲过一劫。
因为美国介入其中,在二战结束之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了稳定战后的东亚形势,需要建立一个反共主义的经济强国。
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秩序将难以协调。
毕竟,此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所以,由于美国在战略上需要日本的配合,麦克阿瑟就和其他美国高层对裕仁天皇高抬贵手。
宣称裕仁对二战不负主要责任。
还有传闻说,裕仁为了保命,将当时的日本政府对外形象大使原节子献给麦克阿瑟。
至于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无法得知了。
在君明看来,美国之所以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责任,不过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罢了。
美国不仅放过裕仁天皇,在冷战结束之后,由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改变,要将日本变为对抗中国的“桥头堡”,于是就大肆包庇日本战犯。
在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战犯都得到了赦免。
比如说“濑岛龙三、石井四郎、岸信介”。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老蒋”与“老何”出于对付我们的考虑,也施加一定的压力,导致冈村宁次被宣布无罪释放回国。
就是因为这一点,导致日本战犯以及日本后人,尤其是在日本政坛和商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家族。
比如说安倍家族、小泉家族、麻生家族等等。
对此,这些日本战犯后人所控制下的日本,会承认当初的罪行吗?
当然不会。
同时也不会对中国保持友好态度。
想让我们原谅日本人,第一就要将裕仁天皇在内的,被无罪释放的战犯列为特等战犯。
第二,必须对日本战犯家族进行全面打压,那些战犯的后代不允许进入政坛和商界,更不允许从事教育业。
第三,必须消除“军国主义的余毒”,拆除“神厕”。
第四,日本现任天皇必须代表裕仁,到南京亲自给全体中国人民下跪谢罪。
只有做到这些,我才会原谅日本人。
否则,我永远、永远不能原谅日本人。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 2025-08-18中国船穿红海稳稳的,美方试探口风,胡塞为何避开中方?
- 2025-07-23知名港星认爱后和女友首次同台! 自曝双方已见家长, 网民在线催婚
- 2025-08-02大同管道波纹补偿器厂家
- 2025-08-07历史重演 《龙之家族》第二季大结局再遭泄露
- 2025-07-05美国下雨跟下冰雹一样, 孙颖莎下训用浴巾遮住头, 大步往前冲!
- 2025-07-21这场“电子人”朝圣级展会,2026年慕尼黑等你来!Electronica
推荐资讯
- foldit:揭秘设计蛋白质的玩法
- 主播必入!推荐3款免费的电脑版变声器软件,超多声线任你选
- 社保严格缴纳即将生效,对小微雇主和低收入劳动者影响巨大
- 为什么我们的爱情总是缺乏安全感?
- 18岁日本小将单节狂飙21分,中国女篮主场惜败与决赛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