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小麦价飙了!农民卖粮能多赚多少钱?10月最新行情来了

小麦价飙了!农民卖粮能多赚多少钱?10月最新行情来了

发布日期:2025-11-20 11:04    点击次数:195

近期国内小麦价格持续攀升,成为农产品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多地粮食收购站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以来,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普遍突破1.55元/斤大关,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8%,创下近三年新高。这一波行情让农民朋友既欣喜又困惑:粮价为何突然上涨?卖粮实际能多赚多少?后续走势又将如何?

一、小麦价格跳涨背后的多重推手 从市场调研来看,本轮涨价是供需关系、国际传导和政策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受华北地区夏收期间持续阴雨影响,河南、山东等主产区小麦产量同比下降约5%,优质强筋小麦供应偏紧。鹤壁市发改委10月发布的粮食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当地一等白小麦入库价已达1.58元/斤,较9月上涨0.12元,部分面粉加工企业甚至开出1.63元/斤的溢价收购价。

其次,国际粮价传导效应显著。俄罗斯、乌克兰等黑海产区因极端天气减产,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年内累计上涨23%,带动国内进口麦成本攀升。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小麦进口均价同比上涨31%,进一步推高国内市场预期。此外,10月起实施的新一轮最低收购价政策将国标三等小麦托市价上调至1.32元/斤,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价格支撑。

二、农户增收账本:每亩多赚300-500元 在河北邯郸某粮食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细账:今年亩产约1000斤的小麦田,按当前1.56元/斤的收购价计算,毛收入1560元,扣除种子、化肥、机械等成本约800元,每亩净收益达760元,较去年同期的500元增长52%。"质量好的麦子每斤能多卖2毛钱,我家20亩地就多收了4000块。"正在卖粮的王姓农户表示。

不过收益分化现象值得注意。据农业部门抽样调查,使用优质麦种且田间管理到位的农户,因蛋白质含量达标获得溢价,每亩增收可达500元以上;而部分受灾地区农户因赤霉病导致品质下降,实际成交价仅1.4元/斤左右,增收幅度有限。这凸显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

三、产业链上下游的"冰火两重天" 涨价潮中,不同市场主体感受迥异。面粉加工企业普遍承压,某中型面粉厂采购经理透露:"小麦成本占生产成本的75%,现在每吨面粉原料成本比年初增加400元,但终端提价空间不足,利润被压缩到每袋(25kg)只剩3-5元。"部分中小企业已通过降低开几率应对。

相反,粮食贸易商迎来机遇期。山东某粮库利用价格波动开展"代储代销"业务,帮助农户错峰销售获取更高收益,自身也获得每吨80-100元的服务费。这种"粮食银行"模式正在主产区快速推广。

四、后市研判:高位震荡中暗藏变数 多位分析师指出,四季度小麦价格将维持强势但涨幅收窄。一方面,秋播面积同比增加2.3%,且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6年小麦病虫害防治资金,明年供给预期改善;另一方面,元旦春节前面粉消费旺季来临,加工企业备货需求将持续支撑粮价。国家粮食交易中心10月21日公告显示,下周政策性小麦拍卖量增至50万吨,释放稳价信号。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部分贸易商囤粮惜售,主产区商品粮流通量较往年减少15%,可能加剧阶段性供需矛盾。农业农村部专家建议农户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优质优价是长期趋势,不要盲目追高,符合标准的粮食可适时分批出售。"

五、政策组合拳护航粮食安全 面对复杂形势,多部门已采取应对措施。财政方面,2025年第二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即将下发,预计覆盖4000万亩小麦种植;金融领域,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对粮食收购贷款执行优惠费率;仓储基建上,河南、江苏等地新建的150万吨标准化粮仓将在新粮上市前投入使用。这种"市场调节+政策托底"的机制,正努力让农民增收与保供稳价实现平衡。

纵观全局,本轮小麦涨价既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缩影。对农民而言,既要抓住价格红利,更需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种植来提升竞争力;对产业链来说,则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风险共担机制。只有多方协同,才能让"粮袋子"既装得满,又让种粮人的"钱袋子"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