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美国三军将领没料到,他们紧急回国后,马上收到了“本土调令”?

美国三军将领没料到,他们紧急回国后,马上收到了“本土调令”?

发布日期:2025-10-10 15:15    点击次数:52

当战区指挥官们放下手头的战略部署匆忙登机时,他们真的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吗?这场在匡提科基地召开的会议,为何让七成参会将领事后选择沉默?

9月30日那天,弗吉尼亚州的秋风还算温和。

欧洲司令部、印太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的负责人接到命令飞回国内,原本以为是讨论应对某个区域热点。会议室里坐满了星星,却没人预料到接下来的场景。

特朗普走进来时,整个房间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五角大楼提前给过指示——保持军队的非党派传统,只在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鼓掌时跟着鼓掌。这种刻意的安静反而让气氛变得微妙。

"我从没见过这么安静的房间。"特朗普停顿了一下,"想鼓掌就鼓掌吧。要是不喜欢我说的,你们可以走——当然,军衔和前途就留下。"

这话说得够直白。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主持这场名为"重塑战士精神"的会议,实际内容却让在场的职业军人开始思考更深层的问题。美军的战略重心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特朗普的讲话核心围绕着一个词——内部威胁。他把非法移民、某些城市政府、政治对手统统归入这个范畴。"这些人不穿制服,比外国敌人更难对付。"

说实话,这种表述在军事会议上相当罕见。

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兹克被点名了。这位凯悦酒店家族的亿万富豪、民主党人,因为芝加哥的治安问题成了靶子。"我们很快要进芝加哥,那个州长蠢得出奇。"特朗普的用词毫不客气。

更值得注意的是后面那句话:"我跟皮特说过,把那些危险城市当训练场,给军队和国民警卫队用。"

想想看,美国城市变成军事演习场是什么概念?

波特兰已经先行一步。9月27日,2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被派往那里保护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的设施。俄勒冈州州长蒂娜·科泰克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需要联邦干预。州总检察长直接提起诉讼。

这涉及到1878年《民兵法》的争议地带。联邦常规部队禁止参与国内执法,但在"叛乱"等紧急状态下总统可以调动国民警卫队。问题在于,什么算紧急状态?谁来定义叛乱?

自1965年洛杉矶瓦茨暴动以来,联邦军队主动介入地方事务的情况极为罕见。那次是因为大规模暴力骚乱,州政府请求支援。这回完全不同——没有请求,单方面部署。

我认为这背后折射的是更复杂的战略困境。

2026财年的国防预算达到1万亿美元,但钱怎么花却成了难题。核现代化项目十年要烧掉7560亿美元,太空军每年480亿美元,常规军力建设的资金被严重挤压。F-35A的采购量削减了12%,同时中国的歼-20年产量已经到了40到50架。

海外演习经费削减25%,省下来的钱投入本土实弹射击和兵营翻新。非洲司令部计划缩编70%,资源转向南部边境。

这算不算战略收缩?

欧洲盟友的反应很能说明问题。9月上旬北约在东地中海搞"动态卫士-Ⅱ 2025"电子战演习,欧洲司令部指挥官因为被召回而缺席。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批评美军政治化,表示欧洲要加速"战略自主"。

中国山东舰航母编队9月25日穿越宫古海峡,时机挺微妙。

美军内部的分歧也摆在明面上。自2月以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海军作战部长莉萨·弗兰凯蒂等9名高级将领被解职。理由是"过度关注多元化政策"。赫格塞思宣布要裁撤20%的四星将军,10%的将官总数。

匿名军官透露的数据更直观——72%的参会将领反对把军队用于国内治安。CNN民调显示现役军官对政府的信任度跌到38%,历史新低。

军队入伍誓词里有句话:"捍卫宪法免受一切国内外敌人侵害。"两百多年来,这条从未被理解为允许正规军大规模国内执法。要不然为什么要单独设立国民警卫队?《叛乱法》为什么要严格限制总统调军权?

波特兰街头9月29日发生的冲突给出了预警。抗议者和国民警卫队起了冲突,有人被橡皮子弹打中眼睛。共和党人中60%支持军事干预,民主党人中75%强烈反对。

社交媒体上"解放波特兰"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我觉得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美国的全球霸权姿态和国内治理能力之间出现了严重错位。维持全球军事存在需要天文数字的开支,国内基础设施老化、社会撕裂、治安问题却积重难返。

供应链的短板暴露得很明显。中国对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F-35战机关键部件钐磁体价格涨了60倍。MPMaterials公司拿4亿美元补贴建的工厂,产出纯度只有60%,远低于军工标准。中国PL-15导弹自动化产线日产能100枚,美军AIM-120D年产量不到500枚。

这是产能代差。

"星链"系统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也揭示了问题。9月27日俄军空袭基辅时,部分终端因软件漏洞失效。军民融合技术的风险就在这里——民用设备被军事化后,防护标准跟不上。

特朗普在会议上提到的"快速反应部队"和"平息国内骚乱"训练,实际上是把军事资源从外向转为内向。这种转变是战略选择还是被迫调整?

1997年"普林茨诉美国案"的判例值得回顾。最高法院当时判定联邦政府不得强制州政府执行联邦法律。如果俄勒冈州这次胜诉,可能对后续的军事干预形成法律障碍。

但法律的归法律,现实的归现实。

北约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美军全球部署收缩,欧洲的安全保障就会动摇。这可能倒逼欧洲真正走向独立防务,反而加速多极化进程。

中国的战略试探也在持续。当美国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会不会发生变化?

军队职业化传统在美国维持了几十年,核心就是超越党派、效忠宪法。一旦这个底线被突破,后果很难预测。历史上有太多例子证明,政治化的军队最终会反噬政治本身。

匡提科那场会议后,很多人在问:美军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军队?是全球秩序的维护者,还是国内矛盾的调解者?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但选择的方向会深刻影响未来几十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