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美团二季度净利降89%,怎么红包雨不断?外卖大战真相

美团二季度净利降89%,怎么红包雨不断?外卖大战真相

发布日期:2025-08-30 03:21    点击次数:197

美团二季度净利润狂泻89%,这数字听着都让人心惊肉跳,可我最近的外卖红包却多到离谱,甚至还真薅出了几单“免单”!这究竟是资本家的“糖衣炮弹”,还是普通消费者逆袭的绝佳时机?别急,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场外卖大战的底裤,看看这波“非理性竞争”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套路”与“反套路”。

最近我的朋友圈简直被各种“神券”刷屏了!小李晒了个30减25的炸鸡,老王秀了张“0元购”的奶茶,搞得我这“城市漫游者”都快怀疑人生了,是不是外卖平台集体“发疯”了?平时抠抠搜搜半天才能凑个满减,这几天红包雨下得那叫一个“豪横”,大额券、新人礼、神秘惊喜券,简直让人点到手软,幸福来得太突然,有点不真实啊!

别急,咱们街坊邻里都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何况是“天上掉下来的红包雨”。这不,前两天美团的财报一出来,我这“雷达”就响了:二季度净利润,直接“蹦极”式下降了89%!好家伙,数字一摆出来,瞬间就懂了,原来这波红包雨,不是外卖小哥心血来潮,而是“平台大佬们”在“肉搏”呢!美团这次为了抢用户,直接少赚了115个亿,京东、淘宝也跟着卷,大家都在抢地盘,抢咱们这些“衣食父母”。搞得整个外卖市场,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百亿补贴大战”,手机屏幕都快被各种App切换得发烫了!

补贴狂潮下的“众生相”:是真香还是真坑?

这场外卖大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大平台不惜血本的补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溢利同比大幅下降75.6%,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25.1%骤降至5.7%。为了应对竞争,美团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148亿元增长51.8%至2025年同期的225亿元,主要用于推广、广告及用户激励。京东的财报也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滑50.8%,同样归因于对外卖等新业务的战略投入和营销开支增加。

然而,这看似“普天同庆”的补贴狂潮,却让咱们普通人上演了一出出啼笑皆非的“外卖人生”。你看小王,为了省几块钱,现在点个外卖跟做数学题似的,美团、饿了么、京东几个App来回切换,比价、算满减、看运费,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比价达人”。有次他为了凑一张大额券,硬生生多加了份根本不想吃的炸串,结果外卖送到时,主食都凉了,真是哭笑不得。这不就是典型的“为了省钱而花钱”吗?

更绝的是老张,平时不爱喝奶茶,最近看着“0元购”的诱惑,硬是每天一杯,结果几天下来,冰箱里全是没喝完的奶茶,自己也喝得胃里泛酸,直呼“被资本当猪养肥了!”人民网都点名批评了,说这种“不喝感觉浪费,喝了进了医院”的消费模式,正在扭曲咱们的消费观念。更有甚者,为了凑单,有人两天囤积100瓶矿泉水,冰箱都塞不下,这哪是薅羊毛,简直是“羊毛反噬”啊!

平台“肉搏”的深层逻辑:从“流量”到“生态”的圈地运动

说白了,这次外卖大战,表面上看是平台在烧钱、在撒红包,但其实,这背后是一场关于“用户心智”和“生态布局”的争夺战。他们用红包把咱们吸引过去,培养咱们的消费习惯,最终目标还是让咱们离不开他们。美团的利润暴跌,正是这场大战的直接体现。但你发现没?他们一边烧钱发红包,一边还在悄悄布局新业务,比如美团的“堂食提振计划”,向会员发放进店消费券,并计划新增覆盖更多餐饮小店;京东则上线了自营外卖品牌“七鲜小厨”,计划3年内开出10000家;甚至美团优选也在转型“次日达+自提”模式,退出表现不佳的亏损区域,并在核心区域探索社区零售新业态。

这说明,平台大佬们发红包只是第一步,更深层的“套路”是想把咱们牢牢圈进他们的“生态圈”,用各种服务把咱们“绑定”。外卖作为高频消费场景,是他们争夺流量入口的利器。摩根大通预测,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GMV将达4万亿,当前补贴正是为了抢占万亿市场提前布局。美团借外卖反哺酒店、闪购业务;阿里整合饿了么+淘宝资源;京东以“0佣金+品质外卖”破局。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卖之争,而是本地生活服务乃至整个电商生态的全面战争。

普通人如何“反套路”:薅羊毛的“武林秘籍”

所以啊,各位伙伴,下次点外卖前,咱们可不能只盯着大额红包,更要留意背后的“套路”,学会“聪明地薅羊毛”:

跳出外卖思维,拥抱“堂食提振”:美团的“堂食提振计划”可不是说着玩的。有时候,线下堂食的优惠力度可能更大,或者能吃到一些外卖平台上没有的特色菜,这才是真正的“物超所值”。比如,美团App里那些“进店消费券”,往往比外卖红包更实在,还能享受餐厅的服务和氛围,何乐而不为?善用“闪电仓”和“即时零售”:美团在全国建设了超过5万家闪电仓,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除了餐饮,生鲜、日用品这些“闪电仓”有时也有大额补贴,说不定买菜、买零食比点外卖更划算,还能“曲线救国”解决一部分餐饮需求呢。尤其是在“618”期间,美团助力近百万实体店服务了超过1亿名用户,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2倍,这说明即时零售的潜力巨大。会员卡要擦亮眼睛办! 有些会员卡虽然看起来优惠力度大,但门槛高,或者限制多,算下来可能并不划算。咱们要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理性评估,别为了几块钱的优惠,办了个根本用不上的“智商税”会员。毕竟,超过60%的用户会因为5元差价就更换平台,“补贴一停,感情归零”是残酷的现实。比价别只靠手搓,善用工具和信息差! 除了手动在几个App之间切换,可以多留意一些第三方比价工具或者社交媒体上分享的“隐藏优惠入口”,说不定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一些微信群里会分享“神券”信息,或者利用不同平台对新用户的优惠策略,轮流注册新号薅羊毛,这都是“精明消费者”的常规操作。美团优选的“次日达+自提”模式,在部分区域也可能提供更低价的商品。如果你对时效性要求不高,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社区零售领域,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将优惠直接反馈给消费者。

结语:当狂欢落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总之啊,这波外卖大战,咱们不当“韭菜”,只做“精明消费者”!毕竟,咱们辛辛苦苦挣的钱,可不能白白送给平台的“套路”!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次“红包雨”里,薅到真正的实惠,吃得开心,省得舒心!

然而,当“0元奶茶”的狂欢冷却,当平台烧钱的模式难以为继,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人民网三评“外卖大战”指出,这种“内卷式”博弈,不去拼技术、拼创新,而是通过“价低者得”的粗暴逻辑抢夺市场份额,由此带来的繁荣只是一种短期假象,长期来看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容易遭到反噬。商家利润被挤压,骑手超负荷工作,消费者健康受损,甚至整个餐饮生态的多样性都在被侵蚀。

或许,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些短期内赚得盆满钵满的平台,也不是那些薅到几单免单的消费者。而是那些能够穿越资本迷雾,看清商业本质,坚持理性消费,并最终推动行业回归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当手机屏幕上的满减数字不再是消费决策的核心,当“点外卖”回归“便捷生活”的本质,这场始于流量争夺的商业大战,才算找到了真正的破局方向。那时,消费者才能摘下“被补贴绑架的赢家”面具,成为站在理性消费土壤上的真正受益者——这或许才是补贴退潮后,行业留给时代的长远价值。毕竟,那些花里胡哨的红包,别冲淡了生活里那份踏实的“烟火气”。下次点餐,记得多留个心眼,把钱花在刀刃上,也别忘了多陪家人吃顿热饭,那才是最实在的“大红包”!咱们图的就是个方便和实惠,但更要吃得明白,活得通透,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