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美国刚说救人,转头就制裁送粮官?加沙的血,浇不醒装睡的人

美国刚说救人,转头就制裁送粮官?加沙的血,浇不醒装睡的人

发布日期:2025-08-10 05:04    点击次数:119

美国刚说救人,转头就制裁送粮官?加沙的血,浇不醒装睡的人

这世界上的怪事,你看多了也就习惯了。可有些事,你就是把眼珠子瞪出来,也想不明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好比一个大夫,前一秒还在病床前痛心疾首,说病人营养不良,得赶紧输液;后一秒就亲自操起剪刀,把输液管给剪了。

华盛顿最近上演的,就是这么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主角还是那位大家熟悉的老朋友,特朗普。他老人家一早起来,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对着镜头高调承认,加沙那地方正在闹着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话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仿佛加沙挨饿的孩子都是他失散多年的亲戚。为了表示诚意,他还真派出了自己的中东特使,一个叫威特科夫的伙计,说是要去前线亲眼看看,到底灾情有多重,救命的物资发得到底顺不顺当。

戏台子搭得挺漂亮,锣鼓也敲得响。可观众瓜子还没嗑完一捧,后台就传来了变调的锣声。特朗普的政府班子,具体说是美国国务院,转脸就宣布,要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巴解组织来一轮新的制裁。

理由嘛,还是那张唱了几十年的老唱片,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词:“资助恐怖主义”、“挑动地区冲突”。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懵了。前脚还在为饥荒掉眼泪,后脚就把人家吃饭的碗给砸了。嘴上喊着人道主义的口号,实际的拳头却精准地打在了负责调度粮食和药品的巴勒斯坦官员身上。

加沙的拉法口岸,现在是那片绝望土地上为数不多的“呼吸孔”,是外面世界往里输送活命物资的毛细血管。美国这一纸制裁令,不偏不倚,正好卡死了负责协调这个口岸人道援助的巴方民政官员。

这操作简直绝了。命令一下,加沙南部唯一的“输血管”瞬间血栓。这比喻一点不夸张,病人眼看就要断气,旁边的人一边哭着喊“救命啊”,一边把氧气管给拔了。要不是白宫和国务院的官网白纸黑字写着,谁敢信这是号称“山巅之城”的美国能干出来的事?

对于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咱们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算是把外交辞令用到了极致,三个词:“失望、震惊、无法理解”。这话说得已经非常克制了,算是给足了面子。要是换个脾气爆点的,怕是早就指着鼻子骂了:你们到底是来救火的,还是来浇油的?

特朗普嘴里念叨着要“评估援助效果”,可他似乎忘了看自家的报纸。《华盛顿邮报》就在那几天,用整个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份让人心头发颤的名单。密密麻麻,一行又一行,整整一万八千五百个在冲突中遇难的加沙儿童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会哭会笑的孩子。报道里还补了一句,说真实的死亡数字,比这个只多不少,因为太多的尸体,被埋在废墟底下,连个名字都没法留下。

这几年的加沙,早就不是战场了,它成了一座巨大的露天坟场。医院被炸成瓦砾,学校被夷为平地,就连挂着白旗的避难所,也成了精确打击的目标。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的嗓子都喊哑了,呼吁开辟人道走廊,可以色列的推土机和坦克根本不理会,而美国,则在一旁揣着明白装糊涂。

从三月份开始,以色列军队几乎彻底封死了加沙。任何运送援助的卡车,都被拦在几公里之外。有记者拍到,连运送面包和奶粉的车辆,都被当成“可疑物资”扣押。

偏偏就在这种饿殍遍地的时候,特朗普政府还能表演这么一出“左右互搏”的戏码。一边派特使去“视察”,另一边却用制裁把援助的根给掐断。

有媒体追着国务院发言人问,你们这政策是不是自相矛盾?发言人就像个复读机,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官话:“要确保援助物资不会落入哈马斯等恐怖组织之手”。

这话听着真刺耳。嗷嗷待哺的婴儿,什么时候成了恐怖分子?在炮火下从地上抢拾面粉的老太太,她又是哪个组织的成员?

这场一眼就能看穿的政治秀里,特朗普压根就没打算解决任何问题。他所谓的“人道关怀”,不过是他竞选连任道路上的一块道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晃一晃,给特定的人群看。

其实,早在华盛顿上演这出双簧戏之前,国际天平已经开始倾斜。法国、英国、加拿大,这些美国最铁杆的盟友,G7集团的核心成员,都陆续放风,甚至直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即便是在西方内部,对以色列无底线的纵容和对巴勒斯坦人苦难的漠视,也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连盟友都觉得,这戏再跟着美国演下去,自己脸上也挂不住了。

特别是欧洲的几个国家,像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更是直接抱团宣布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他们说得很明白,这不是站队哈马斯,而是承认巴勒斯坦人民拥有建国的合法权利,是挽救“两国方案”的最后努力。

对于盟友们的“背叛”,特朗普的反应相当激烈,公开指责他们是在“纵容恐怖主义”,那架势,几乎是要跟整个欧洲翻脸。可他没想明白,不是盟友们疯了,是加沙流的血太多了,多到已经没法再假装看不见了。

再回头看特朗普派去加沙的那个特使威特科夫。他的任务清单写得冠冕堂皇,说是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去好给总统汇报。说白了,这就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危机公关”。

这种操作,美国在中东玩了几十年,早就炉火纯青了。嘴上喊着“两国方案”,但在联合国安理会里,但凡有约束以色列的提案,第一个投否决票的准是美国。嘴上说着要人道援助,每年给巴勒斯坦那点钱,还不够以色列买几枚导弹的零头。另一边,每年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却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送到特拉维夫。

这种玩法,怎么可能换来中东的和平?美国在中东的角色,从来就不是调解员,而是那个不断给天平一端加码的搅局者。

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因为在美国的政治生态里,支持以色列,几乎是一条碰不得的“高压线”,是张昂贵的政治保险单。背后强大的犹太游说集团,比如大名鼎鼎的AIPAC,能轻易决定一个议员的政治生死。谁敢在这个问题上说半个“不”字,就等着被贴上“反犹”的标签,被媒体围攻,被金主抛弃。

所以,眼下加沙的这场人间惨剧,对华盛顿的政客来说,首先是一个政治计算题,而不是一个道德选择题。特朗普关心的不是加沙人能不能吃上饭,他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这场危机,既能安抚国内的极右翼票仓,又能向背后的金主交差。

派特使、发声明、搞制裁,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是政治舞台上的道具和烟雾弹。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在废墟里刨食的平民,是被炸断了胳膊腿的孩子,是抱着亲人尸体欲哭无泪的母亲。

中国外交部那三个词,“失望、震惊、无法理解”,说得太文雅了。其实,真正无法理解的,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一个号称文明的世界里,人类的良知和道义,竟然可以如此轻易地被地缘政治的算盘碾得粉碎。那些在加沙废墟中消逝的生命,才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拷问。

我的看法是,这种虚伪的“双面政策”不仅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暴露了其背后根深蒂固的利益算计和道德真空。在政治家的棋盘上,平民的生命似乎只是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这种冷酷的现实,比任何炮火都更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