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娃哈哈百亿遗产争夺首战宗馥莉败诉,弟妹索赔引家族冲突

娃哈哈百亿遗产争夺首战宗馥莉败诉,弟妹索赔引家族冲突

发布日期:2025-08-06 13:29    点击次数:95

2025年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临时禁令,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的宁静。这起由三位自称宗庆后“同父异母弟妹”发起的百亿遗产争夺案,不仅让外界窥见豪门恩怨,更深刻揭示了中国家族企业在财富传承中,因口头承诺、遗嘱效力争议及复杂亲缘关系引发的法律与伦理困境。

香港高院的首战失利,标志着娃哈哈家族财富传承的复杂性正式浮出水面。宗庆后生前是否曾指示设立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的境外信托,成为此次诉讼的核心焦点。原告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声称,宗庆后曾手写指示,要求设立三个境外信托并以他们为受益人,每人7亿美元。然而,宗馥莉方面则提交了一份2020年设立的遗嘱,声明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这场围绕信托与遗嘱效力的博弈,不仅涉及巨额资产归属,更触及中国“家文化”与现代法律制度的深层冲突,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挑战,并提出应对之道。

娃哈哈遗产案的判决书显示,宗庆后曾委托宗馥莉设立境外信托,并设定为不动本信托,仅分配利息收益。然而,宗馥莉方面提出的2020年遗嘱,其见证人清一色为娃哈哈高管而非家族成员,原告方律师因此指出其程序存在瑕疵。这种“口头承诺”与“正式遗嘱”的矛盾,以及遗嘱见证人构成引发的争议,是中国传统“家文化”对现代法律规范冲击的典型体现。许多中国企业家习惯于通过非正式的家族内部约定来处理财富,忽视了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和专业性,认为亲情可以超越一切,最终却在巨额利益面前,亲情关系反而被法律漏洞撕裂,酿成“罗生门”。

此案还突出展现了非婚生子女继承权与社会伦理的张力。中国《民法典》明确赋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原则。然而,在娃哈哈这般具有深厚“家文化”背景的企业中,宗庆后生前对非婚生子女的“宗氏血脉”承认与“不会亏待”的口头承诺,与公众长期以来对宗馥莉作为“独女”接班人的认知形成强烈反差。这种法律进步性与社会观念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给家族财富规划带来了额外的伦理挑战,要求企业家在规划时必须全面考量并合法合规地处理所有潜在继承人的权益。

更甚者,娃哈哈案涉及香港与内地两个法域,跨境资产的传承面临着复杂的法律冲突和执行难题。香港高院的判决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另一起诉讼相互交织,不同法域对信托和遗嘱效力的认定标准差异巨大,可能导致判决不一,甚至出现“一案两判”的困境。这警示所有拥有跨境资产的中国家族企业,必须进行一体化、协同性的全球财富规划,充分了解并预判不同法域的法律风险,避免因法律盲区而使家族财富陷入无尽的诉讼泥潭。

走出豪门遗产的“罗生门”,唯有以法治精神重塑家族财富传承。强化家族治理的透明度与专业性是当务之急,应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财富规划,如设立符合国际惯例、结构严谨的家族信托,并确保遗嘱的合法有效性。同时,呼吁法律体系对家族信托和遗嘱的设立与执行提供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弥合不同法域间的法律冲突,以避免未来更多中国家族企业陷入类似泥潭。毕竟,家族财富的真正传承,不在于累积多少金钱,而在于建立一套经得起时间与考验的制度,让基业长青,而非深陷遗产纷争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