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大疆高管辞职掀桌子,把3D打印做成傻瓜机,欧美对手看懵了!

大疆高管辞职掀桌子,把3D打印做成傻瓜机,欧美对手看懵了!

发布日期:2025-11-24 08:08    点击次数:168

2022年,全球3D打印圈子像是被一颗来自深圳的深水炸弹给掀了个底朝天。

一个叫拓竹(Bambu Lab)的愣头青,把自家第一款产品往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一扔,结果一个月卷走5000万,直接把那些慢悠悠挤牙膏的欧美老炮们给看傻了。

Reddit论坛上,一个美国老哥的帖子火了:“我那台两千美刀买回来的机器,就是个祖宗,九成时间我在伺候它,它负责给我生产‘塑料炒面’。现在这台中国货,简直是从诺基亚换上了iPhone 15 Pro Max!”

这背后操盘的狠人,叫陶冶。

时间往前倒两年,2020年,当38岁的陶冶决定从大疆辞职时,他身边几乎没人能理解。

彼时他已是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事业部的老大,手握公司六成以上的营收,Mavic系列就是在他手里封神的。

用同事的话说,这是“放着印钞机不要,非要去地里刨食”。

面对劝阻,陶冶只回了一句:“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干大事的机会,再不拼就真老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

这话听着鸡汤,但陶冶是真刀真枪地干。

他带着四个大疆的核心骨干,在深圳宝安找了个破厂房,一半办公,一半睡地板。

那段时间,支撑他们的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可能就是深夜里一个突发的灵感,或者看着账户里仅剩的不到一百万,心里那股“老子就不信这个邪”的劲儿。

有个合伙人半夜算完账,背过身偷偷抹眼泪,团队士气跌到冰点。

陶冶没说别的,指着桌上的草图说:“咱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能把这个行业桌子掀了的产品。现在这点难,算个屁。”

他们要掀的桌子,就是当时消费级3D打印机那滩烂泥。

在拓竹入场前,这玩意儿就是极客的专属玩具,普通人碰一下都嫌晦气。

操作复杂、频繁卡壳、十次打印失败四五次是家常便饭。

陶冶他们没闭门造车,而是像特务一样潜伏在海外各大技术论坛里,把用户的吐槽帖子当圣经一样逐条研读,最后总结出三大痛点:机器难用、模型难找、材料难配。

方向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往死里磕。

为了攻克多色同步打印技术,一个工程师连续三天三夜守在设备旁,差点晕倒在操作台。

陶冶后来回忆说:“那两年,我们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找问题的路上,连做梦都在调参数。”

他们愣是把一台原本需要用户手动调校几十个参数的“工业垃圾”,变成了一台内置高清摄像头、能自动识别打印失败并暂停、操作界面跟美图秀秀一样简单的“智能家电”。

这就像当年乔布斯拿出iPhone,直接把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拍死在沙滩上。

拓竹的Bambu Lab X1,支持16种颜色同步打印,速度快了一倍不止,价格却只有同配置欧美品牌的一半不到。

这还怎么玩?

YouTube上的科技博主们跟疯了似的,测评视频播放量动辄几百万。

一个德国网友的评论很有代表性:“以前我觉得3D打印是工程师的活儿,现在拓竹告诉我,这是艺术家的活儿。中国人把用户体验这事儿,研究到了骨子里。”

光有好的产品还不够,陶冶的野心不止于此。

2023年,他们上线了3D模型社区MakerWorld,这步棋才叫真的绝。

它解决了用户“买了打印机却不知道打什么”的终极难题。

创作者上传模型能赚钱,普通用户一键下载就能打印。

拓竹每年砸几个亿搞奖励基金,头部创作者一年能赚50多万。

这直接把硬件销售,玩成了生态闭环。

你买的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源源不断产生创意的平台。

有用户精准总结:“买别家的是玩机器,买拓竹的是玩创作,根本不是一个路子!”

当然,快速崛起总会伴随着危机。

2024年初,拓竹发现一批A1机型有热床加热不均的隐患,虽然没出安全事故,但可能影响打印精度。

内部吵翻了天,有人主张低调处理,毕竟大规模召回损失的是几千万真金白银。

陶冶当场拍板:全部召回!

“信任没了,企业再大也站不住脚。”

这一举动,非但没让品牌受损,反而因为这份担当,圈了一大波铁粉。

用户觉得,这家公司是真把我们当回事儿。

从大疆的“天空之城”,到拓竹的“万物打印”,陶冶和他那帮兄弟,只用了4年,就把一个被欧美品牌统治多年的行业搅得天翻地覆,自己坐上了全球第一的宝座,年营收干到了60亿。

深圳这座城市,似乎总能孕育出这样的奇迹。

它不问你出身,不问你过往,只看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干。

如今,罗永浩在直播间一句“拓竹A1,牛叉”,就能让几千台机器瞬间售罄。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成功,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当创造的门槛被无限拉低,一个全民创作的时代,或许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而拓竹,不过是刚刚推开了那扇门而已。